水池防漏方法:
(1)表面修補法。
主要適用于縫較細長,常用的是沿同裂縫表面敷設薄膜材料;
如環氧類樹脂或樹脂浸漬玻璃布,對于清水池,必須使用無毒、無污染的環保材料,根據引用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。
(2)充填法。
當裂縫較寬時,可沿裂縫混凝土表面造成v型或u型槽,使用樹脂砂漿材料進行充填,也可使用抗滲砂漿或瀝青等材料。
表面在使用上述方法進行加強。
同樣在處理完畢后需等待7d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,以免導致填充材料失效。
(3)注入法。
當裂縫寬度較小且較深時,可采用將修補材料注入混凝土內部的修補方法,首先裂縫處設置注入用管,再用表面處理法封住。
水池補漏施工步驟:
(一)外側具體施工步驟
對于池壁外側混凝土輕微滲水,可用抗壓密封劑涂抹在混凝土表面,用刮板施工,一般施工2-3遍,直至不見水影為止。
對于有明顯滲漏水的孔洞和縫隙,按孔洞和裂縫滲漏水處理的方法:
1.表面清洗:把裂縫左右約3cm的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凈,找到縫隙的位置及水源。
2.割縫或鉆孔:在滲水縫隙左右各3cm處用切割機割深為3-5cm的縫,為鑿槽做準備。
3.鑿槽:人工鑿出深度為3cm(施工縫)或5cm(襯砌裂縫)的槽,
一般鑿成內大(6cm)外小(4cm)的倒梯形槽,保證外敷防水層有2-3cm厚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或抗壓密封劑作防水層。
外側為特配制和生產的快凝、膨脹的堵漏型高分子材料堵漏王用于堵漏修補。
(二)池壁內側滲漏治理方案
1.清水池底板與池壁處滲漏時,
(1)表面清洗:把裂縫左右約3cm的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凈,找到縫隙的位置及水源。
(2)割縫或鉆孔:在滲水縫隙左右各3cm處用切割機割深為3-5cm的縫,為鑿槽做準備。
(3)鑿槽:人工鑿出深度為3cm(施工縫)或5cm(襯砌裂縫)的槽,一般鑿成內大(6cm)外小(4cm)的倒梯形槽,
將其周邊剔成環形溝槽,清除預埋件銹蝕,并用清水沖刷伸縮縫后采用填塞堵漏止水材料、嵌填雙組份聚硫密封劑或灌注堵漏漿液等方法進行處理。
2.當清水池底板與池壁處,用水沖刷干凈后,用堵漏材料堵塞嚴實,經檢查無滲漏后,
在表面分層抹壓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抗壓密封劑與基面齊平,也可用密封材料嵌縫。
池壁上250mm及底板范圍涂刷防水涂料,還可采用灌注堵漏漿液的方法處理。